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野生动植物生态保护

  • 四川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多样性调查及评价

    陈雪芹;包彩会;彭振中;吴雨纯;秦明森;黎大勇;唐贇;

    为探究四川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采用样线法和踏查法调查了保护区内不同海拔的大型真菌分布,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分布大型真菌150种,隶属于2门6纲18目50科86属,补充四川省新记录种10个。优势科为红菇科(Russulaceae)、多孔菌科(Polyporaceae)、牛肝菌科(Boletaceae),共52种,占总物种数的34.67%;优势属为红菇属(Russula)、乳菇属(Lactarius)、侧耳属(Pleurotus)、鹅膏菌属(Amanita),共32种,占总物种数的21.33%。大型真菌多样性和丰富度在海拔2000~2500 m的针阔混交林内最高,丰富度随着海拔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保护区内共有食用菌67种、药用菌62种、有毒菌31种、外生菌根菌37种、木腐菌43种。该保护区属的区系具有明显的世界广布特征,世界广布型共占总属数的61.63%,北温带分布型次之,共占总属数的19.77%。白河保护区内的大型真菌多样性丰富,真菌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巨大,其多样性分布与海拔密切相关。

    2025年04期 v.46;No.174 331-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0K]
  • ■江河鱼类资源现状及多样性分析

    杨焕超;王士勇;刘钊;陈彦伶;周晋柏;李华;

    为了解■江河流域鱼类资源现状并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在2018年9月、2019年5月和2020年4月,利用刺网和地笼网方式在4个河段采集渔获物。调查期间共采集鱼类20种,隶属3目4科19属,其中,鲤形目(Cypriniformes)最多,共18种,占90%;鲇形目(Siluriformes)和鲈形目(Perciformes)各1种,各占5%。■江河鱼类资源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2.37,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79,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为3.40。从调查结果看,■江河鱼类种类较少,渔获物数量较低,资源前景不容乐观,建议加强渔政管理、做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开展增殖放流等措施。

    2025年04期 v.46;No.174 344-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6K]

生物学与环境科学

  • 城市化对西充河表层水温室气体的影响

    罗丹;杨艳;伍析桥;陈健;刘朝荣;

    为探究城市化对河流温室气体浓度和排放通量的主要影响因素,运用顶空瓶法采集温室气体样品并通过计算得到溶存浓度和排放通量。结果表明:沿西充河城市化加深方向,CO_2、CH_4和N_2O的浓度和排放通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城市段的CO_2、CH_4和N_2O浓度分别是农村段的1.28、7.90、1.41倍,排放通量分别是农村段的3.75、12.57、2.97倍;CO_2、CH_4和N_2O的浓度和排放通量与TP、DTP、PO_4~(3-)-P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说明温室气体的产生和排放主要受到磷素的影响。西充河流域城市化进程显著影响水环境质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空间格局。河流中内源有机物受营养物质的调控,影响着河流温室气体产生和排放,因此,减少营养物质的输入对减少西充河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4期 v.46;No.174 350-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2K]
  • 1997—2021年川渝地区区县尺度碳排放时空格局特征分析

    唐先腾;唐章英;宋超;王成武;汪宙峰;林小军;

    川渝地区作为重要的西部发展先导区,要求实现绿色低碳与区域协调的协同发展,科学探究川渝两地精细尺度碳排放的区域化差异对于碳减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1997—2021年省级碳排放与夜间灯光数据集,利用面板数据模型估算出区县尺度碳排放数据,并运用ArcGIS软件,探索川渝221个区县碳排放的时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构建的估算模型具有较高的估算精度(R~2为0.979,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5.716%);区县碳排放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显著区域性差异,并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成渝城市群作为高碳排放的集聚区域,其碳排放量在2012年前后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川西地区区县的碳排放量则相对较低且持续增长。总体而言,整个川渝地区及其区县层面上的碳不平衡现象逐年改善。研究结果说明,精细化数据能更好地反映大范围内部的小区域异质性现象。

    2025年04期 v.46;No.174 358-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2K]

数学与统计学

  • 一种求解单调变分不等式的惯性二次次梯度投影算法

    祝顺滢;叶明露;

    MTSEGA算法是在可行集为光滑凸函数的下水平集的假设下,利用Popov方法构建的一种新的求解单调变分不等式的二次次梯度投影算法。在MTSEGA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惯性MTSEGA算法,并在与MTSEGA算法相同的假设条件下证明了新算法所生成的序列全局收敛到变分不等式解集中的一点。数值实验表明:适当选取参数后的新算法具有更少的迭代步数和计算耗时。

    2025年04期 v.46;No.174 36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4K]
  • 某些极大准素c-正规子群对群结构的影响

    谢鑫;张佳;

    设H≤G,若存在K?-G使得G=HK且H∩K≤H_G,则称H是G的c-正规子群,■是H在G中的柱心。设P∈Syl_p(G),为了探究P的某些c-正规的极大子群对有限群结构的影响,对比以往所有极大子群的条件,从Sylowp-子群P和p-模子群O~p(G)的交集出发考虑,只选取Sylow p-子群P的满足P∩O~p(G)≤/P_1的极大子群P_1,本文利用这些P_1的c-正规性质得到了关于p-幂零群以及p-超可解群的充分条件。在某种程度上,所得的结果推广了文献[14]的定理3.1、定理3.4和定理3.8。

    2025年04期 v.46;No.174 376-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4K]

化学与材料学

  • 不同物质电离形态含量与pH关系式的规律总结及验证

    胡啸龙;蒋海燕;吴志斌;

    在不同pH条件下,水环境中污染物的形态含量会发生变化,了解这些变化对于评估污染物的生态风险和采取对应的治理措施非常重要。针对绘制不同物质电离形态含量与pH关系图的计算方法繁琐复杂和运算量大的现状,报道了一种总结规律。参考双酚A的3种电离形态含量与pH关系式的推导过程,结合电离平衡方程式、电离平衡常数关系式和物质平衡定律,推导出四环素的4种电离形态含量与pH的关系式。在两者的基础上,以物质最负价电离形态表示其他电离形态的方式,总结出一种更方便快捷的物质电离形态含量与pH关系式的规律。在对3种电离形态的诺氟沙星、4种电离形态的金霉素和5种电离形态的环丙沙星对规律的适用性验证中,发现计算量减少并节省了绘图时间,所得图像与文献中的参考图完全吻合。总结归纳的规律能直接根据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得出其电离形态含量与pH的关系式,且套用关系式即可绘制出关系图,可作为适用于不同物质电离形态与pH关系的万能公式,该公式方便快捷、适用性广、计算量小。

    2025年04期 v.46;No.174 381-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0K]

地理学与经济学

  • 退耕背景下横断山区典型县域土地利用地形梯度分异及驱动因素

    周建伟;许童;吴华;陈琳娜;孔玉忠;赵鑫永;张晨光;郭齐韵;李佳潼;张泽林;朱康成;

    研究退耕背景下横断山区典型县域土地利用地形梯度分异及其驱动因素,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基于2000—2020年高精度土地利用数据,借助地形梯度分级和PLUS模型,分析了越西县土地利用的地形梯度分异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20年越西县土地利用以草地和林地为主,二者面积约占77.95%,呈现林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扩张,其余地类缩减的趋势。(2)越西县土地利用具有显著的地形梯度分异特征,耕地、建设用地和水域高度集中于低海拔的平坦河谷地带,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主要集中在较大起伏的山地带。(3)农田生产潜力、坡度、距铁路距离、坡向、人口密度和海拔分别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扩张的主导因子,县域土地利用变化受自然和经济因子的共同作用影响。越西县需贯彻因地制宜的国土空间规划,促进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推动人地关系和谐发展。

    2025年04期 v.46;No.174 387-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1K]
  • 基于加权Voronoi图的四川省城市空间辐射范围研究

    邓婕;罗明良;白雷超;王丹;

    城市作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空间载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和缩影,区域内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确定城市的空间辐射范围是协调区域内城市关系的前提条件。以四川省21个市(州)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计算出城市原始综合实力得分,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后作为权重引入加权Voronoi图模型,划分出四川省城市的空间辐射范围并综合分析。研究发现:在2016—2021年四川省大多数城市综合实力有所提升,但巴中市和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综合实力存在明显下降,对应的城市空间辐射范围面积大幅缩小;综合实力得分高的城市其空间辐射范围未必大;城市空间辐射范围与行政区划范围差异最明显的是成都市、攀枝花市、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总之,2016—2021年,四川省城市发展出现上升态势,但城市间经济实力差距较大,未来应当深入探究差异成因,促进城市均衡协调发展。

    2025年04期 v.46;No.174 396-4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2K]
  • 长三角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耦合协调研究

    陶其中;辛晨宁;汪勇政;余浩然;

    为探究长三角城市群2010—2020年新型城镇化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耦合协调关系,保障区域高质量发展,以长三角城市群26个中心城市为对象,建立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及地理探测器对两系统耦合协调度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呈现波动增长的态势;新型城镇化水平呈现东高西低的“阶梯式”格局,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由多核心结构向连片拓展演变。(2)两系统耦合度属高水平耦合;耦合协调度呈缓慢增长的态势,由勉强协调跃升至初级协调,在空间上表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特征。(3)两系统耦合协调度的空间集聚效应总体呈现正相关性,在局部空间关联上H-H聚类及H-L聚类城市逐年增加,L-L聚类城市逐年减少;H-H聚类城市分布于东南部,L-L聚类城市分布于西部。(4)不同驱动因子对两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时间异质性,在2010及2015年以人均可支配入指标影响力为最高;2020年影响力最高指标为社会需求满足度。据此,提出推动长三角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耦合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2025年04期 v.46;No.174 403-4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3K]
  • 新型城镇化与绿色发展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以乐山市为例

    谢奎;翟有龙;王辉;姜月;

    以乐山市为对象,构建耦合协调模型,采用熵权TOPSIS法,结合Kernel核密度估算,探究2011—2020年该区域新型城镇化与绿色发展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乐山市新型城镇化与绿色发展耦合协调发展基础良好,总体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乐山市达到中度耦合协调及以上的地区由18.2%上升至100%;在空间演化上形成了由点及面的特征,中心城区起到了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耦合协调发展核心区存在向外扩张的趋势。部分地区发展相对缓慢,发展水平有待提升。(2)乐山市各地区之间的绿色发展指数差异较小,但新型城镇化指数差异较大。整体新型城镇化水平较低,多属于城镇滞后型、城镇追赶型两种耦合协调发展类型。城镇化水平相对滞后是新型城镇化与绿色发展耦合协调发展的阻力。(3)乐山市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中,经济增长是内生动力,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空间扩张和生态环境保护是重要推动力,资源消耗是主要阻力。

    2025年04期 v.46;No.174 412-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5K]
  • 清代河南旱涝灾害时空格局演变及粮价响应

    邵悦;戴技才;

    收集并整理清代河南地区旱涝灾害的历史资料,利用灾害等级法、平均旱涝指数等方法,探究清代河南地区旱涝灾害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及粮价响应。结果显示:(1)清代河南地区共发生旱涝灾害2584次,其中旱灾1527次,涝灾1057次。旱涝灾害频次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整体可划分为4个时期。(2)旱灾多发生于春、夏两季,易形成多季节连旱;涝灾则常发于夏季,为单一季节灾害。(3)旱灾空间分布较分散,高发区为修武县、武陟县、获嘉县所在的黄河流域;涝灾集中分布在以淮宁县(今周口市淮阳区)、商水县、项城县、郾城县(今漯河市郾城区)为中心的东部黄淮海平原。(4)河南地区整体由旱转涝,干旱区面积缩小,洪涝区面积扩大。(5)大米、小麦、粟米、高粱、黑豆的价格对旱涝灾害的响应存在一年的滞后,其中小麦价格与旱涝灾害频次间的相关性最强。以古鉴今,透析历史旱涝灾害规律及其与粮价的关系,对现今河南省防灾减灾和稳定粮食价格、维护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2025年04期 v.46;No.174 420-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7K]

计算机与电子信息

  • 基于FPGA的AES密钥扩展算法优化设计

    文强强;肖顺文;冯翠莲;黄鸿益;

    针对传统AES算法中的密钥扩展算法得到的相邻轮密钥之间关联性太强的缺陷,提出了基于FPGA优化的密钥扩展算法。对传统AES密钥扩展算法以及逆向算法的推导原理进行研究分析,根据逻辑代数中异或运算的可逆性以及T运算的特点,提出了优化后的密钥扩展算法。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密钥扩展算法减弱了相邻轮密钥的关联性,能正确无误地应用于AES加密解密算法中。不仅增强了安全性还保留了原算法的高效和快速的特点,同时在FPGA的资源消耗、最高频率等关键指标方面有一定的提升。

    2025年04期 v.46;No.174 428-4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6K]
  • 基于改进YOLOv7的遥感光学图像飞机目标检测

    张颜月;代显智;

    飞机检测对机场的飞机管控具有重要意义,但在遥感图像中通常存在飞机尺寸较小或被遮挡等问题导致目标特征缺失而产生漏检。为了降低遥感图像中飞机的漏检率,基于YOLOv7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结合注意力机制的遥感图像飞机目标检测算法。该算法改进了Backbone结构以增强对小目标特征的提取能力,同时,针对遥感图像中小目标的特性,调整了Head部分的设计,减少模型参数量,提高了检测速度。在公开的CORS-ADD数据集中,根据不同的改进策略进行消融试验,试验表明,同时进行Backbone和Head的改进效果最好,相较改进前平均精度值提升了3.04%,达到85.12%,检测速度提升了14.3%,达到48.16 FPS。改进后的算法提高了对遥感图像中飞机小目标的检测精度和速度,有效降低了飞机的漏检率。

    2025年04期 v.46;No.174 434-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4K]

教育与教学

  • 地理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路径

    白雷超;罗明良;张斌;刘守江;舒成强;杨海青;曹雪;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平台的建设为本科教学发展提供了契机,是现有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资源的整合、改革与创新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以西华师范大学省级资源与环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为例,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必要性、框架构建、特色与创新等进行讨论,结合地理学科及区域资源特色,通过典型教学案例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实现进行说明,并指出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平台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努力方向。

    2025年04期 v.46;No.174 441-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2K]

  •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正>《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四川省教育厅主管,西华师范大学主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刊物。本刊1980年创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3-5072,CN 51-1699/N。主要刊用自然科学领域(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等)的创新性和重要性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教育研究方面的研究论文、综合评述和研究简报。

    2025年04期 v.46;No.174 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0K]
  • 下载本期数据